日前,上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月26日召开2025年第5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血净”)主板IPO申请。
据悉,这次募集资金拟用于“威高血液净化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透析器(赣州)生产建设项目”“威高新型血液净化高性能耗材产品及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威高血液净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项目”等项目,这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将在现存业务基础上,逐步扩大威高血净的业务规模,提升威高血净的研发能力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水平。
根据威高血净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至2022年中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49%,预计至2030年该市场将增加至483.90亿元。同时,在威高血净的市场占有率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集采后整体市场空间仍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并结合威高血净产能利用率相比来说较高,并需要替换部分现有生产线,这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能够匹配市场需求及目前的国产化进程,进而为威高血净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招股说明书显示,威高血净成立于2004年,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分别围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领域,辅以透析配套产品的销售,是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血液净化医用制品厂商之一。根据威高血净招股说明书,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威高血净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9.1亿元、34.3亿元、35.3亿元和1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1亿元、4.4亿元和2.0亿元,经营稳定,规模较大。
曾经国内的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主要被外资厂商所占据,中国患者想要使用高质量的血液透析器械必须完全依赖于进口产品。近年来,随着国产厂商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准不断提高,国产品牌逐步崛起,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威高血净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等细分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威高血净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位列全行业第一;威高血净获授权独家销售的威高日机装及日机装品牌血液透析机在国内血液透析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24.6%,位列全行业第二,仅次于一家外资厂商。威高血净在该等领域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成为国产替代的引领者。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ESRD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各病期透析患者的适用性广。而在血液透析中,血液透析器是最为关键的医疗器械,其也被称为“人工肾”,是血液透析时专门用于清除血液中代谢毒素及多余水分的装置,内有着数以千计的中空纤维膜。在血液透析器领域,威高血净不仅占据行业第一,同时拥有五大系列、中空纤维膜孔径大小型号齐全的全面的血液透析器产品线。从中空纤维膜孔径最小的低通量F系列、孔径较大的中通量MF系列到孔径最大的高通量HF及EH系列,再到专门为血液透析滤过模式而设计的血液透析滤过器HDF系列,威高血净丰富的血液透析器产品线能够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肾脏疾病,指的是肾脏受到损伤因而血液过滤功能失常的疾病,可被分为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其中,当CKD不断发展,肾功能损伤加剧,直至肾脏接近衰竭或完全永久性衰竭,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开始在血液中积聚,这个阶段即被称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尿毒症。当患者进展到尿毒症阶段时,则意味着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肾脏几乎丧失了所有功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中国ESRD患者数量为277.28万人,占全球ESRD患者数量的30%以上。2018-2022年,中国ESRD患者数量从277.28万人增加到385.47万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58%。预计到2026年,中国ESRD患者数量将增至501.64万人,2022-202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81%,高于同期全球ESRD患者增长速度。
血液透析是目前最为主流的ESRD治疗方式。血液透析的治疗效率较高,其对小分子毒素的净化效率高,对中、大分子毒素也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且能够与其他血液净化技术在疗效、适应症、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相互补充,腹膜透析亦能对血液透析进行一定的补充。然而,中国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比例,即透析治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中国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数量为5.71每万人口,远低于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以当年度中国ESRD总患者数330.52万人为基数计算,2020年中国ESRD患者透析治疗渗透率仅为24.40%,处于较低水平。
注:“接受透析治疗”指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接受治疗”指接受透析治疗和接受肾脏移植。
而随着患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负担能力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逐步出台,国内ESRD患者透析治疗渗透率将得到稳步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至2030年,中国ESRD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渗透率预计将增长至50.79%,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广阔。
2024年1月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了《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文件》,启动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河南联盟带量采购,覆盖二十三省,范围广大,随后的京津冀“3+N”联盟带量联动采购又将集采省份进一步扩展。
带量采购背景下,将助推以威高血净为代表国内头部企业进一步获得更多销售量。从目前集采的中标情况来看,威高血净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集采中标结果良好,在中标价格和实现的销量结果上均达到了威高血净的战略目标。在河南联盟集采中,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年度采购需求量占其产品类别下全部中标企业对应的年度采购需求量比例分别为26.93%和25.62%,均位居第一。同时对于河南联盟集采中已于2024年8月前开始执行的省份而言,截至2024年12月末,根据威高血净管理统计,2024年7-12月,威高血净于相关省份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平均出厂价与2023年同期(即2023年7-12月)相比下降约16%和11%,销售数量则增长约23%和21%,降价幅度相对可控,头部效应越发显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相关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此背景下,威高血净努力饯行“延续生命,传递关爱”的企业使命,将守护血透生命线视为自身的神圣使命,不断拓宽服务网络,从大型医院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努力让更多血透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可负担的血液净化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医疗健康行业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革,包括AI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技术突破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的提升医疗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威高血净作为国内血液净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速产品迭代与创新突破,多项创新产品的推出,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祉和希望。
展望未来,在行业发展和国家健康领域有关政策的支持下,拥有强大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的威高血净,将获得更大市场发展空间,有望成为全世界血液净化领域的领航者,为推动医疗健康行业进步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对抗升级!特朗普怒了:哈佛大学不再“体面”,应对其征税!白宫回应:总统希望得到道歉!哈佛多项研究叫停,实验猴等动物将被迫安乐死
近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则选择“硬刚”。
却发现放在里面的黄金饰品。12日凌晨1点半左右,阎先生洗浴完毕准备离开,打开更衣柜时却大吃一惊,放在柜中的两件黄金饰品竟然不翼而飞。
新加坡启动2025年大选,李显龙谈美关税:少了美国,其他几个国家仍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总理黄循财的建议下解散国会,2025年新加坡全国大选正式启动。
午睡超过这一段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订婚案二审,驳回男方上诉,维持一审原判,男方家属声称女方衣物无破损,内裤没有鉴定出男方DNA(原创采访)
作 者丨赵云帆 舒晓婷编 辑丨朱益民 和佳 金珊当地时间4月15日周二,美股高开低走,三大指数均小幅收跌。大型科技股多数收跌,其中,英伟达盘后跌超6%。消息面上,英伟达当地时间4月15日在一份文件中表示,与向一些地区和国家出口H20图形处理器相关的季度支出约为55亿美元。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关税战将使不少农民破产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近日,跳水世界杯第二站加拿大温莎站落幕,中国梦之队斩获8金3银1铜。赛后,全红婵晒出18宫格照片,分享队员们的日常,并配文:那咋了这就破防了。一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点评其“说话毫无自信,表达能力太差” ,全红婵直接回怼:破防哥?不少网友也表示:有仇当场报,拒绝内耗!
感觉特朗普又要变卦了。在关税政策上,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了两大变。第一变,4月2日推出所谓“对等关税”,随后股市暴跌,汇市动荡,几天后,特朗普不得不宣布,暂停关税90天。第二变,中国的强硬反制,美国很生气,以中国不屈服为由,关税提高到145%。
中国对美“关税游戏”不予理会后,特朗普对华关税加到了245%,第一批受害者已然出现。根据白宫公告,美方对华关税已经来到了245%,这一个数字不仅突破了贸易战的常规逻辑,更暴露出美国政策制定中的混乱与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