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wancaiy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wancaiy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wancaiy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wancaiy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恩施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_米乐m6体育官网 - 米乐体育安卓版下载 - m6在线官网直播
米乐m6体育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程案例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米乐m6体育官网

电 话:18595888846

邮 箱:shangzunshiye@126.com

QQ号:8224723

网址:http//www.wancaiym.com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光之谷商业中心1幢10层1010号



米乐m6体育官网

恩施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

来源:米乐m6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5-01-11 17:22:38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地方部门平台链接县直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十三五”期间,全州实施住建类项目1252个,项目总投资1243.96亿元。其中,实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833个,项目总投资863.89亿元;实施乡镇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48个,项目总投资219.97亿元;实施城市管理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53.79亿元;实施其他类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106.31亿元。

  全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由39.98%提高到46.56%,成功创建国家级城市品牌13个、省级城市品牌21个,巴东县野三关镇、建始县花坪镇、利川市苏马荡等一批特色小城镇成为避暑休闲胜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地增强,城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101.68平方公里增至119.81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由637.91公里增至735.47公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全部按计划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区污水处理率由87.72%增至95.6%,乡镇污水处理率由20%增至75%。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处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分类卓有成效,宣恩县珠山镇上湖塘社区、建始县花坪镇小西湖村等24个村(社区)经省住建厅正式命名为湖北省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全州各级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城镇供水设施逐渐完备,供水能力由40.6万立方米/日增至55万立方米/日,普及率由93.46%增至98.56%。乡镇燃气全覆盖有序推进,用气人口由83万增至97.38万。

  (一)城镇重点项目投资情况。完成城镇重点项目总投资965.16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161.99亿元,2017年完成199.41亿元,2018年完成203.97亿元,2019年完成201.87亿元,2020年完成197.92亿元。

  1.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实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项目403个,总投资347.53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78个,总投资7.81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70个,总投资45.12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89个,总投资115.06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102个,总投资115.55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64个,总投资63.99亿元。

  2.城市供水设施。实施城市供水设施项目35个,总投资39.93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7.66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6.01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7.87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8.19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10.20亿元。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项目69个,总投资96.35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18个,总投资8.69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1.91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14个,总投资26.65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17个,总投资43.72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13个,总投资15.38亿元。

  4.城市绿化建设。实施城市绿化建设项目69个,总投资108.44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7.39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24个,总投资11.08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16.78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20个,总投资57.55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10个,总投资15.63亿元。

  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30个,总投资21.28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3个,总投资0.88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16个,总投资5.96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2个,总投资4.12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9.82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1个,总投资0.50亿元。

  6.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实施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35.45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3个,总投资0.48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0.60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11个,总投资26.94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4个,总投资2.95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6个,总投资4.48亿元。

  7.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网)。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网)项目25个,总投资41.36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11.04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11个,总投资12.45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2个,总投资10.85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3个,总投资1.12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1个,总投资5.90亿元。

  8.其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其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44个,总投资145.65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项目46个,总投资58.13亿元;2017年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11.70亿元;2018年实施项目26个,总投资44.96亿元;2019年实施项目26个,总投资16.92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12个,总投资13.94亿元。自2018年以来,积极地推进“厕所革命”,全州城镇公厕累计建成633座(其中城区公厕257座、乡镇公厕376座),完成省定三年任务(457座)的139%,完成州定任务(599座)的106%。

  截至“十三五”末,全州共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89万套(户),解决了近5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1.棚户区改造。共实施棚户区改造32416套,其中2016年申报棚户区改造计划10936套,完成改造10938套;2017年申报棚户区改造计划7555套,完成改造7570套;2018年申报棚户区改造计划8979套,完成改造8987套;2019年申报棚户区改造计划2784套,完成改造2784套;2020年申报棚户区改造计划2137套,完成改造2137套。

  2.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5474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32847套(含依规定盘活的公租房),经济适用住房10105套,限价商品房2522套,共解决近15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3.租赁补贴发放。累计为20285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其中2016年发放4837户,新增548户;2017年发放2487户,新增36户;2018年发放1763户,新增403户;2019年发放1588户,新增341户;2020年发放872户,新增100户,2016—2020年累计新增1428户。

  (四)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房地产开发建设总投资累计完成644.6亿元,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形态趋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稳定可控。2016年完成投资97.6亿元,销售商品房305.7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319万平方米;2017年完成投资102.8亿元,销售商品房306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350万平方米;2018年完成投资130.80亿元,销售商品房335.88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443.69万平方米;2019年完成投资152亿元,销售商品房340.56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521.87万平方米;2020年完成投资161.40亿元,销售商品房333万平方米,库存商品房577.79万平方米,消化周期20个月。

  全州乡镇集镇完成住建类项目348个,项目总投资219.95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项目88个,总投资31.06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145个,总投资56.86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74个,总投资68.33亿元;2019年完成项目29个,总投资47.72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12个,总投资15.98亿元。

  1.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备。完成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备项目97个,总投资97.21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项目15个,总投资2.01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54个,总投资26.56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14个,总投资22.52亿元;2019年完成项目9个,总投资34.16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5个,总投资11.96亿元。

  2.乡镇集镇垃圾处理设施。完成乡镇集镇垃圾处理设施项目60个,总投资27.23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项目10个,总投资0.82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26个,总投资11.74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4个,总投资3.87亿元;2019年完成项目16个,总投资9.85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4个,总投资0.95亿元。

  3.乡镇集镇绕镇道建设。完成乡镇集镇绕镇道建设项目51个,总投资14.00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项目11个,总投资4.95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16个,总投资3.91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24个,总投资5.14亿元。

  4.其他乡镇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其他乡镇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12个,总投资74.52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项目37个,总投资18.76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41个,总投资14.23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31个,总投资36.78亿元;2019年完成项目2个,总投资2.54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1个,总投资2.21亿元。

  5.传统村落建设。完成传统村落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2.68亿元。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81个,获得保护资金1.32亿元。2020年获得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资金1.5亿元,为全省唯一获得该项资金的地区。

  6.农村危险房屋改造。累计完成“四类对象”农村危险房屋改造87072户。其中,2016年申报改造计划19904户,完成改造19904户;2017年申报改造计划14527户,完成改造14527户;2018年申报改造计划27664户,完成改造27664户;2019年申报改造计划18813户,完成改造18813户;2020年申报改造计划6164户,完成改造6164户。

  1.人居环境提升。恩施市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其他县市均达到80%以上。全州共清运生活垃圾310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三个灶头及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进化设施安装率达到100%。

  2.市容秩序改善。全州共立案查处新增违法用地50.04万平方米、违反法律建筑53.2万平方米,查处存量违反法律建筑289.82万平方米。共取缔拆除违建户外广告8859处,清理占道广告、一店多牌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10万余起,劝导店外经营、暂扣流动摊点20万余起,处置机动车违停行为10万余起,清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部位陈年积存垃圾3万余吨。

  3.园林绿化升级。截至“十三五”末,全州规模型城市公园绿地294个,总面积152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6.6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86平方米。

  1.建筑业产值。全州建筑业规模和产值均实现了较快增长。2016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21亿元,上缴利税约6.9亿元;2017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35亿元,上缴利税约8.4亿元;2018年完成项目总投资252亿元,上缴利税约10.9亿元;2019年完成项目总投资241亿元,上缴利税约11.89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总投资213亿元,上缴利税约13.5亿元。

  2.建筑企业主体。截至“十三五”末,全州建筑业企业主体共计491家,其中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9家,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73家,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96家(含装饰装修企业),劳务企业53家,监理企业26家(含分公司),勘察设计企业34家(含分公司)。

  3.建筑市场管理。统一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在全州范围推行电子招投标;出台《恩施州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措施》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市场管理和标后监管,质量安全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高。

  1.建材种类和公司数。全州建材行业发展迅速,现有建材最重要的包含水泥、新型墙材、预拌混凝土和干粉砂浆四大类。全州共有各类建材企业59家(规上企业46家),其中水泥企业5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40家,新型建材企业11家(另有1家在建企业),预拌砂浆企业3家。

  2.从业人员和工业产值。全州建材企业职工从2016年的1755人发展到2020年的3156人,资产总额从2016年的16.9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47亿元,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12.7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8.73亿元,上缴利税从2016年的1.0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79亿元。

  编制了《恩施州全域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年)》,开展天然气利用乡镇全覆盖五年攻坚行动,完成燃气建设项目27个,总投资27.98亿元。

  1.燃气企业及场站建设。全州共有天然气企业22家,液化石油气企业36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39座,CNG汽车加气站8家,其他类场站25座。

  2.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利用。截至“十三五”末,全州天然气用户突破43万户,工商业用户突破8000户。液化石油气瓶装供气居民25.7万户,供气规模约1.1万吨/年。

  3.管线及气源点分布。新建恩施—宣恩—咸丰输气干线公里,区域内输气支线公里,累计建成区间长输管道1530公里、城镇中低压管网1635公里。我州天然气主要气源点共6个:建南气田首站、“忠武线号阀室、恩施白杨坪清管站、重庆悦来科能气源、利川压气站、重庆涪陵至酉阳翔龙公司页岩气高压管道,各长输管线万立方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全州基础设施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城镇燃气、污水管网、垃圾无害化处置等设施任旧存在短板,城乡供水差异较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不足,综合治理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

  (二)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有待提升。城乡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户、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特殊人群的保障覆盖面仍然有限。保障性住房房源缺口较大,房源筹集困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不高。出店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卫生死角等城市管理“顽疾”屡禁不止,反弹现象严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路网设置不合理,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建筑垃圾弃土场、停车场、修理厂、洗车场、集贸市场等配套设施缺失且分布不合理,管理执法难度加大;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不彻底,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晰,城市管理部分领域事中事后监管缺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覆盖不全面。

  (四)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待加强。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平衡,非住宅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大,房地产开发用地及商品房年度供应计划不平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市场信息化监管水平不高,房地产市场交易监管有待强化。

  (五)建筑业、建材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建筑产业技术落后,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和专业人才培育发展滞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材等新型产业后劲不足。本地建筑业骨干企业培育不够,甲级建筑设计公司、一级施工总承包公司数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建材产能管控存在漏洞,除水泥产业受国家生产许可制度直接管控外,其他产业仅通过用地规划、立项等间接控制新增产能,对现有过剩产能缺乏清退机制。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持续优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的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实施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总体目标。全方面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平,逐步的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实现城乡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城乡特色风貌有力彰显、城乡环境治理一直在优化、城乡管理上的水准全方面提高,做强州城、做优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以州城为龙头、县城为支撑、乡镇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架构体系更完善。按照州城和利川城区5A级,其他县城4A级,乡镇集镇及中心村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开展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到202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50.56%,城镇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

  (二)城镇建设目标。城镇空间结构逐步优化,着力凸显州城中心城市地位,加速推进恩高宣一体化建设,其他县市城区特色更突出。强化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塑造城镇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深入推动绿色、人文、精致、安全、智慧城镇建设,创建一批“智慧社区”。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强化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乡镇建成区空间。

  (三)村镇建设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的提高村镇建设水平,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有序全方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大力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行动,通过三年努力,全州小城镇普遍干净整洁有序,努力形成一批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美丽城镇。加强农村住房图集编制和运用,形成农村建筑特色风貌。加强传统村落利用保护,传承延续民间传统文化。进一步规范乡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备运营管理,强化绩效考核。

  (四)住房保障建设目标。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实施商品房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适时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强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到“十四五”末,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新就业职工、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全面缓解。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超前谋划、科学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改造项目落实落地落户,全面改善居住条件。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完成城镇重点项目投资12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25%以上。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居民每人日均生活用水达到180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达到5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乡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等改造任务,加快提升城乡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天然气管道供气居民达60.6万户,管道供气普及率达到82.2%,天然气供气规模达3.06亿方/年;液化石油气瓶装供气居民36万户,瓶装气普及率达到35%,供气规模1.6万吨/年。

  1.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全州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累计完成投资700亿元,新建商品住房15万套。住宅品质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明显优化,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努力构建业务完备、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物业服务业体系,实现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

  2.建筑业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州建筑业年总产值达到285亿元以上(全口径),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省、州级优质工程占当年竣工工程的10%以上,实现国家优质工程零的突破。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完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完工验收备案率达到95%以上。控制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省级标准以内,创建省、州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100个。大力推广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确保建筑节能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达到100%。发展绿色建筑466万平方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423万平方米以上。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专业承包企业,鼓励骨干建筑企业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大力提高集约化程度。

  3.建材行业发展目标。推进建材行业经济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全州建材行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0%,到2025年底四大类建材(水泥、商品砼、墙材、预拌砂浆)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实力逐渐增强,到2025年全州年产值10亿元以上建材企业达到2家,建材行业规上公司数比2020年增加10%。建成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基地。发展高品质烧结页岩制品,鼓励设计产能不低于20万立方米/年的烧结页岩制品生产线,满足乡村振兴建设需要。持续发展绿色建材,到2025年全州绿色建材生产企业达到30家,基本实现绿色建材全覆盖。建设规模化砂石料生产基地,持续推进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七)住建领域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基本建成空间管控体系,不断的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彰显重点生态功能作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到2025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政府投资公共建筑达到二星标准,保障性住房达到一星标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降低20%,太阳能屋面分布并网发电系统和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技术获得应用。

  (八)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全州“大城管”体制机制趋于成熟,城市管理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基本实现。全面落实“强转树”工作要求,城管执法能力不断的提高。恩施市、利川市、来凤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原生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达到80%以上。加大城市公厕、公共停车泊位供给,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各县市城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成效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共由26个方面的指标构成,分别包括城镇建设、村镇建设、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

  (一)发展壮大城镇组群。积极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高铁大通道,打通“建巴鹤”和“利咸来”快速通道,形成以建始县、巴东县、鹤峰县为东翼和以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为西翼的发展布局。推动建始县、巴东县、鹤峰县率先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支持巴东县野三关镇完善城镇功能、聚集发展要素、提升承载能力,建设我州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的重要链接点和东部桥头堡。推动设施共联、产业共兴、生态共治、市场共建,加快一体化发展。支持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加快对接渝东南、渝东北城市群,深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协作、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改革开放互利共赢,打造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二)提升州城首位度。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按照5A景区标准优化空间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形象魅力、提高建管水平,打造“区域中心城、交通枢纽城、生态旅游城、民族风情城、山水园林城、历史文化城”。大力实施“强州城”战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构筑“一带、两翼、三组团”空间格局。依托清江串联六角亭、舞阳坝、小渡船、旗峰坝、黄泥坝等老城区,构建清江生态人文景观带。州城东翼重点发展金子坝、枫香坪、青树林、土桥坝、蔡家河等片区,打造集综合服务、教育科研、商务居住为一体的东部新城;州城西翼重点发展松树坪、头道水、高桥坝、谭家坝、方家坝等片区,打造集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产业新城。龙凤新区组团以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依托,加快完善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商务居住、绿色产业等基本功能,高标准建设龙凤新区;七里坪组团依托交通便捷优势,重点培育仓储物流、现代制造等基本功能,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临港新区组团以高铁站和机场迁建为契机,强化交通相互连通,重点培育商业服务、物资集散、旅游接待等功能,建设临港经济区。推进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功能再造、品质提升。加快城区出口路和绕城路建设,完成龙凤大道、高旗大道、青树林新区一号路、高旗大道延伸段、209绕城线延伸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城区各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优化州城骨架路网。着力改造主次干道、打通断头路、完善微路网,加快新建一批城市停车场,畅通城市交通。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优化地上地下空间。按照“统筹于州,让利于市,州市一体,一起发展”要求,整合资源、上下联动,不断的提高州城建设管理水平。

  (三)提升县市城区品质形象。按照利川市城区5A、其他县城4A、乡镇集镇A级以上景区标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城、精品旅游城。全力推进旧城、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燃气管道的更新升级。持续开展“拆围除障”工作,加强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做好城市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口袋公园、小区绿地建设,到“十四五”末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快速推进智能公交站牌、智慧信号灯、智慧停车场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强化城市管理,扎实开展“治堵保畅、治噪保静、治污保洁”专项治理,着力营造干净、畅通、有序的城镇环境。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更新改造工作,将城镇更新改造与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紧密结合,编制城镇更新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民生活环境和连续成网的慢行系统。大力推进水弹性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把水弹性城市建设指标纳入规划条件和项目审查环节,新编城市规划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指标。

  (四)增强乡镇聚集效应。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将符合政策条件动态新增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纳入农村危险房屋改造补助对象,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基本消除农村房屋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农房建筑风貌引导,采用二维码、折页、宣传画、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推广农房图集10000户以上。深入推动“擦亮小城镇”工作,小城镇人居综合环境显著改善,环境卫生和城镇秩序管理上的水准显著提升,小城镇普遍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加强乡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信息平台日常运行维护监测,开展乡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运营评价工作,对负荷率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进水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的乡镇,优化日常考核指标,提升运维管理上的水准。组织并且开展全州存在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调查建档,形成“一村一档”和州级数据库,积极评选报送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打造连片保护工作的湖北样板。

  (一)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住房保障对象以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非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方式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以政府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为主。扩宽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渠道,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利用商品房配建筹集保障性住房,盘活现有空置公租房,适时推进共有产权住房。

  (二)强化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模式,全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管理上的水准。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合理确定服务内容、责任边界等事项,推进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公租房公平善用。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和配套制度,以服务承诺、满意度测评、量化考核等手段,一直在优化公租房服务的品质和小区居住环境。坚持专项查处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严肃查处公租房转租、转借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国有投资公司参与建设和运营。

  (三)提升住房保障智能化管理上的水准。做好公租房信息系统贯标和联网接入工作。在政府或住房保障部门官网设置住房保障信息公开专栏,全面公开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解读、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舆论引导相关联的内容,按年度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建设信息、分配政策、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和结果、退出信息等内容。

  (一)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补齐道路交互与通行短板。加快城区出口路和绕城路建设,着力改造主次干道、打通断头路、完善微路网,打造畅通城市。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着力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慢慢地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在不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条件下,提高桥梁、隧道、河道等市政设施美观程度。加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放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设施等。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建设立体车库,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1.大力推进供水设施建设。加快新建、改建、扩建城镇自来水厂,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提升供水能力。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与建设、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重点推进县城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推进水源工程与输配水设施同步建设,建立良性运行管理维护机制,加强供水水源水质监测,严格执行国家供水水质卫生标准,完善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供水水源应急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城镇供水安全。提高供水客户服务质量,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全面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使用节水设备和设施,推动公众参与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活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2.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加大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力度,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根据县市城镇总体规划修订完善城镇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规划,坚持管网适当超前或厂网同步建设,以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及雨污分流改造为重点,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改善污水处理工艺,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努力实现城市规划区污水主次管网基本全覆盖、污水处理监管体系全覆盖,全面提升全州污水集中处理率。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专业性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

  3.积极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建设。加强各县市城区防水排涝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排水泵站、调蓄设施、易涝点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新区以及新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和河道整治等项目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

  1.强力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宣恩—鹤峰、酉阳—来凤高压燃气管道和川气东送二线燃气管道建设,力争实现八个县市均接入管道天然气。实施28个乡镇的天然气利用工程,实现天然气利用覆盖重点乡镇。推动城市集中供暖及农村分布式燃气微管网暖居工程,推广使用混空轻烃燃气。

  2.加快形成多气源保障格局。加快推进国家川气东送二线、州内页岩气输气特高压管道建设,积极争取可利用气源的供气指标。充分利用州内页岩气资源优势,加快利川、来凤、咸丰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掌控气源自主权,力争新增川气东送线利川团堡大坝村调压站、忠武线红岩寺镇调压站、巴东野三关猫儿坪调压站、川气东送二线.推动瓶装液化石油气专业化运行。优化瓶装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等设施布局、建设时序、保障范围。严格市场准入,支持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发展二级、三级供应站,有序改迁建老站,依法关停管理混乱、违法经营、安全隐患较多且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

  4.积极推动燃气企业整合。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大型燃气经营企业或其联合投资主体落户恩施,采取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市场化方式,有序对现有燃气经营企业进行整合。鼓励州内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参与市场整合,发挥大型燃气经营企业和联合投资主体在气源资源、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优势,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城镇燃气行业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州域储气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燃气经营安全风险。

  (四)加大环卫设施建设,补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短板。加大对城镇超负荷超设计能力上限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提高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加快对现有不达标填埋场的无害化改造,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优化垃圾收集站点空间布局,将城镇环卫设施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提高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探索企业化运作模式,把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推向市场。着力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题,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老旧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全州各县市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快公厕建设与改造,完善公厕布局,加强旅游公厕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公共厕所服务的品质。

  (五)推进城市综合管廊(沟)建设,补齐地下综合管廊(沟)短板。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沟)。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应采取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沟)模式,谋划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沟)重点项目。加快老城区管网和老旧管网综合改造,有序推进各类架空管线入廊入地。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沟)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沟),管廊覆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

  (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老旧城区短板。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实施市政、给排水、燃气、电力、弱电通信等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消除管网安全隐患,增强管网供应保障能力。启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设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拆除城区废弃架空管线、杆架,确保主次干道无架空线缆,加大背街小巷零乱线路整治力度,使弱电线路设施完善、整齐美观。

  (七)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绿地绿道、城市带状公园、街旁游园、社区绿地建设,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制定符合发展实际、操作性强的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规划。均衡城镇绿地分布,强化公园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功能,结合老旧城区改造加大老旧公园改造力度,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加强城镇公园建设,坚持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园林绿地“城市海绵”功能,加强林荫路、透水广场、集雨型绿地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挥园林绿化综合功能,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融入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绿色景观,达到“秋冬常绿、四季有花”效果。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带动,实施一批城市绿化精品工程,把绿色生态理念与技术根植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八)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和“新终端”。加快部署5G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升级,建设高标准数据中心,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广电与5G一体化发展。以推广5G网络为抓手加快智慧恩施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快速推进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设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传感器。统筹规划建设行业性大数据平台。

  (一)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大城管”运行格局。着力构建“指挥高效、协调有力、主体明晰、权责明确”的“大城管”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城市管理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态势。采用督促检查、第三方暗访等形式对各县市城市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强化结果运用,促进整改落实。

  (二)划分网格单元,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县市、乡镇街道、社区管理网络,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将城乡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管执法、数字城管等领域标准规范,制定管理清单、责任清单和网格清单,逐步实现城乡管理标准规范全覆盖,使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

  (三)加大资源投入,建立迅捷的现代智慧城市工作模式。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要求,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开展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并以此为“数字底座”建设集自动感知、智能预警、日常管理、便捷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扩展多种应用场景,探索打造“城市大脑”,建设“数智”恩施。

  1.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转变房地产开发模式,适度降低商品住宅供应比重,由相对单一的居住型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积极发展工业地产、创业工场、养老地产、避暑康养地产、旅游地产、物流地产等跨界地产,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分不同区域、不同县市、不同区位、不同类型,因症施治、精准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防止大起大落。

  2.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提高住房消费吸引力。完善城镇基础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将上述各类设施的配建规模、标准落实到新建住宅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转变房屋消费模式,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引导城镇新就业人群树立“先租后买、先小后大、逐步改善”的住房观念,促进住房梯度消费。支持开发企业租售并举,鼓励在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长期持有部分房源对外出租,鼓励划拨资产或投资兴办住房租赁经营企业,鼓励与住房租赁经营企业长期战略合作。鼓励开发企业长期持有工业、物流、商业、商务地产和养老、旅游、体育等设施,向社会提供租赁和运营服务。

  1.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物业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强化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健全物业行业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续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提升物业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发挥物业行业党组织作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社区与物业企业党建联建。

  2.加强行业监管。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物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价“红黑榜”,持续规范物业企业经营行为。强化信用信息在前期物业招标投标、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落实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业主和社会监督。

  3.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业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管理水平。依托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探索将物业服务业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范围。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为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居家养老、快递代收等生活服务提供便利。加快推动自管和托管小区转向市场化、专业化管理,逐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强化商品房预售行为和资金的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推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订和备案制度。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情况。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售商品住房。

  2.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发展品牌型、规模化、跨区域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全面实行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制度,加强经纪人、经纪人协理从业人员的登记和信用管理,依法严肃查处违规售房、“黑中介”等行为。支持实力强、信誉好的经纪机构扩大服务规模、创新经营方式,活跃商品房、二手房和房产租赁市场。

  1.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审批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

  2.推行保证金替代机制。建筑业企业可以采用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者工程保证保险替代工程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深化工程结算制度改革,推行按照分部工程进行过程结算,经验收合格的分部工程,同步完成过程结算。审计、财政部门依法加强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

  3.加大工程质量创优力度。引导建筑企业开展优质精品工程创建活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二)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市场壁垒,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原则,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民营建筑业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民营建筑业企业在银行授信体系中的信用度和透明度。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倡导优质优价。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确保建筑业企业合理利润。积极应对砂石料等建材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成本问题,建立材料、人工等价格涨跌风险分担机制,及时更新建筑材料市场信息指导价。大力培育企业主体,加大对企业资质晋升的扶持力度。

  (三)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市场标后监管,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住建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强化措施实行差异化监管,坚持零容忍、严处罚。

  (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把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作为提升住宅品质、节约资源能源、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节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部品通用化。以住宅建筑设计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制住宅部品地方标准并定期发布推荐目录,引导部品生产企业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与多种住宅建筑衔接通用的部品,推进住宅施工装配化。推进技术应用集成化,指导开发企业综合运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低碳和互联网等技术,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作用,建设绿色建筑、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1.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指标。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全州保障性住房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明确县市城区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地产项目土地出让、规划许可中的绿色建筑星级要求。

  2.鼓励绿色节能建材产品推广及使用。推进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全州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3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应用比例达50%以上。推广新型材料应用,开发推广结构功能一体化、长寿命及施工便利的新型耐火材料和微孔结构高效隔热材料。推广可循环利用建材、高强度高耐久建材、绿色部品构件、绿色装饰装修材料、节水节能建材等绿色建材产品,积极应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鼓励建成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

  3.大力推广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交通枢纽、商业仓储等公共建筑中积极采用钢结构,发展钢结构住宅。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

  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发展全局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地区政策研究,因城施策、精准发力。健全本规划与相关行业专项规划的衔接机制,推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尽快落地实施。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市县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及时沟通信息,加强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全力完成本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对住房城乡建设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跟踪监测和分析评估。推进行业统计工作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定期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开展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调整。

  明确各县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职能部门,确保有人办事、有权管事。把城乡建设与发展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建立城乡集镇垃圾、污水等排放总量控制台账,并进行动态监测。对各类督办件、暗访件和举报投诉、媒体曝光问题,及时处置,强力整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严把预审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积极对接国家及地方政策,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加强融资平台管理,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城镇建设的力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盘活开发城镇资源,建立经营城镇的运行机制。激励引导,扶持促进,激活民间资本向城镇建设项目和产业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舆论监督,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教育和舆论影响,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制作大型城市管理宣传片、设置环卫宣传标志标语、制作环卫管理宣传栏、在学校开设环卫课程等方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垃圾污染的危害和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推广环卫工作先进经验,宣传表彰环卫先进典型,定期开展环卫检查评比,曝光危害城市环卫的不良陋习,在全社会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城市建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加强以城乡规划、水弹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建筑节能、市场监管等内容为重点的业务培训,提升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业务和行政管理水平。完善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继续教育等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分级分类实施普通技能工人培训和考核鉴定。大力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全州住建领域“十四五”投资共计8409.61亿元,其中在建类1446.03亿元,推进类2025.54亿元,谋划类4938.04亿元。

品质源于专业 质量源于用心

电话:18595888846         

网址:www.wancaiym.com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光之谷商业中心1幢10层1010号

营业执照信息公示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